钱舟教授
钱舟,当今活跃在世界小提琴乐坛的演奏家、教育家,现任新加坡国际小提琴比赛艺术家委员会主席,评委会主席、新加坡国际小提琴节艺术总监、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弦乐系主任。1987年,钱舟以一鸣惊人的成绩荣获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大赛金奖及六项奖项,在乐界中备受瞩目。其中包括大赛首奖、最佳莫扎特作品演奏奖、最佳独奏会奖、炫技奖、最佳协奏曲奖及观众投票奖,她是首位在该音乐大赛赢得奖项的中国公民。其美妙琴音遍布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大厅、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日本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法国巴黎香榭丽舍音乐厅、台北国家音乐厅、香港艺术中心、北京音乐厅及意大利、德国、瑞士、俄国、匈牙利、希腊、以色列、新加坡、西班牙、阿根廷、韩国、澳门等全世界近30个国家及地区,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及如潮的好评。《读者文摘》以“中国人的光辉”为题介绍钱舟,盛赞她为“名扬四海的小提琴奇才”。
钱舟被国际权威音乐杂志《The Strad》誉为“杰出的世界一流演奏家”,目前是拿索斯录音公司旗下的专属签约演奏家。与她经常合作的国际知名乐团有伦敦BBC交响乐团、BBC 苏格兰交响乐团、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罗马交响乐团、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乐团、西班牙国家交响乐团、维也纳室内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香港爱乐乐团、北京中央乐团、约翰尼斯堡国家交响乐团、台北交响乐团、开普顿交响乐团、新日本爱乐乐团及大坂交响乐团等等,并与英国广播电台管弦乐团、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共同演出并录制唱片。
钱舟曾被20多个国家的一百多家媒体采访和报道过,包括《人物 People》、《读者文摘 READER’S DIGEST》、《BBC》、《GOOD MORNING USA》、《东方时空》等。全球各大报刊给予她高度的评价,《英国STRAD》杂志的著名乐评大师亨利·罗斯(HENRY ROTH)评论:“如此纯艺术的演奏,技术上完美无缺,音乐充满感情,琴弦的震动似乎跨越所有的色彩。她的演奏使人屏息凝神,没有一个音符是多余的,使人感到一种罕见的高贵气质,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艺术家。”《纽约时报》曾报道:“她的音乐能满足任何的要求,从纤细到迷惑……”钱舟的演奏经常在伦敦斯特拉斯电台、香港电视时代、台湾音乐生活频道、以及台湾CD 地带电台等全球众多电视台、电台中播出。
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钱舟曾获得过众多社会荣誉,如19岁时入选美国名人录(Who’s Who)、2000年被选为全国百强杰出中国人等。
钱舟9岁进入上音附小,14岁获得全国小提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师从周斌佑教授,随后于1985年赴美留学,师从伊丽莎白终身评委西诺夫斯基。在攻读艺术家硕士文凭期间师从艾萨克·斯特恩。
钱舟现在所使用的是意大利制琴大师瓜达尼尼于1757年制作的小提琴,这把名琴由林启明夫妇慷慨借予。
秦立巍教授
‘“秦立巍先生的演奏拥有柔美至极的音色、完美无瑕的音准和钢铁般的技巧。”《纽约时报》
作为一名杰出的世界级艺术家,秦立巍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身份与许多国际知名乐团及指挥家均有过成功合作。在获得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大赛的银奖后,秦立巍于2001年在纽约赢得著名的瑙姆堡国际大提琴比赛的金奖。“一个时尚且敏感的表演者,对音乐投以无与伦比的专注” 这是《留声机》杂志对秦立巍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 “埃尔加/布里顿/沃尔顿协奏曲” 专辑的描述。
近期秦立巍首次与享誉世界的伦敦交响乐团和俄罗斯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之后与捷克室内乐团、布鲁塞尔室内乐团合作演出。除此之外,他还将受邀与新东京爱乐乐团,德国西南室内乐团和悉尼交响乐团再次合作演出。
秦立巍曾两次以独奏家的身份在伦敦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为大名鼎鼎的“伦敦逍遥音乐会”表演。秦立巍还与世界上很多交响乐团都有过成功的艺术合作,包括英国BBC机构下所有交响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柏林音乐厅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芬兰广播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大阪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等。与他合作的著名指挥家包括:余隆、谭盾、吕嘉、俞峰、久石让,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马立克·雅诺夫斯基、梵志登、诺塞达 、帕斯卡·托尔特利耶、汉斯·格拉夫、安德鲁戴维斯爵士、贝洛拉维克(已故)马塞洛·维奥蒂(已故)、梅纽因勋爵(已故);与他合作的室内乐团包括:波罗的海室内乐团、瓦索维亚交响乐团室内乐团、慕尼黑室内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澳大利亚室内乐团。
在独奏音乐会与室内乐演出中,秦立巍是英国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和纽约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的常客,他还曾亮相伦敦逍遥音乐节、莱茵高音乐节、伦敦城市音乐节、德国石荷音乐节、梅克伦堡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盛会。秦立巍曾与众多优秀音乐家合作,其中包括:丹尼尔•霍普、今井信子、米沙•麦斯基、大卫•芬科、吴菡、弗拉基米尔•门德尔松、皮特•弗兰克尔等。作为创始成员,秦立巍与中国小提琴家吕思清,宁峰在龙四重奏,美杰三重奏都有频繁的合作。
秦立巍为环球音乐旗下的DECCA品牌录制发行了多张唱片,包括:与钢琴家张小惠合作的全套贝多芬奏鸣曲专辑、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专辑,与指挥家水蓝和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的德沃夏克协奏曲专辑,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埃尔加/布里顿/沃尔顿协奏曲”专辑。最近,索尼音乐(古典)发行了秦立巍与指挥大师余隆及上海交响乐团的现场音乐会专辑。
张曼琴副教授
张曼琴女士出生于中国湖南, 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 10岁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 两年后成功举办首场公开演出。 1987-1988年,由她担任中提琴手的上海四重奏分别在布拉格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和普次茅斯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上获得第三名和第四名。 1990年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 张曼琴女士获得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 师从于著名中提琴大师Emanuel Vardi, 并于1991年进入普里姆罗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的决赛。
张曼琴女士在1994年被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Neeme Jarvi任命为中提琴副首席,成为该乐团历史上的第一位亚裔,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团员。 她多次随团巡演欧洲,北美和亚洲。在居住在美国密西根地区14年期间,张曼琴女士曾为Interlochen Center for the Arts常驻艺术家, 底特律交响乐团市内乐和弦乐四重奏的成员, 同时也与Blue Lake音乐节和底特律木管室内乐团有过频繁的合作。
回到亚洲后,张曼琴女士同样是一名活跃的音乐家。 她同新加坡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厦门交响乐团等职业乐团合作举办的独奏音乐会,获得众多得好评。她在亚洲各地包括台湾,上海,广州,四川, 武汉的音乐学院都举办过大师课, 并以客座中提琴首席的身分频繁的与香港爱乐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等亚洲乐队合作, 也定期的参与各种室内乐的演出。
张曼琴女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中提琴系主任,同时也担任新加坡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职位。
张晋民副教授
张晋民于1982年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师从刘志刚教授。他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的支持前往巴黎音乐学院深造,并因室内乐方面的杰出表现荣获金牌。在1984年至1985年间,他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担任领导职务,同时兼任中国国家青年管弦乐团的管理工作。
在获得政府奖学金后,张晋民前往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攻读音乐硕士学位,随后加入瑞士罗曼德交响乐团。到了1987年,他成为新加坡交响乐团的巴松管首席。值得一提的是,他自2017年6月起在上海交响乐团担任客座首席,并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学院教授木管乐器。
2018年9月,张晋民被任命为天津音乐学院的特聘教授。作为独奏演奏家,他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和其他世界著名乐团合作。凭借卓越的音乐才华,他在全球范围内担任职务,主持大师班,并获得荣誉。作为一名敬业的教育者,他于2003年加入了杨秀桃音乐学院,并在2017年结束了与新加坡交响乐团长达30年的合作,成为杨秀桃音乐学院的全职副教授。作为木管乐器系主任,他建立和协调木管室内乐项目,并为音乐学院的管弦乐队和室内乐团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他对新加坡音乐发展的坚定承诺。
殷柯先生
殷柯先生目前担任南洋艺术学院青少年天才艺术学校弦乐部主任。在长达30年的教学生涯中,殷柯先生制定了独特的教学方法,挖掘每位学生独特的优势和个性。通过他的教学方法,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备受好评的音乐家,赢得了许多本地和海外比赛的荣誉。其中包括最具竞争力和声望的小提琴比赛: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国珠海国际莫扎特青少年音乐家比赛、新加坡双年展国家钢琴与小提琴比赛、MediaCorp Symphony 92.4的青年才俊项目、泰国国际弦乐比赛、澳大利亚Animato国际小提琴比赛和意大利Andrea Postacchini国际小提琴比赛等。
殷柯先生经常受邀在英国、美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香港和中国等国家进行海外大师班。他是新加坡小提琴节和英国New Virtuosi Queenswood Mastercourse的教学团队成员。
王炜先生
王炜目前是新加坡交响乐团的低音长号演奏家,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的讲师,CLEF Arts Studio的艺术总监。
他曾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波士顿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马来西亚管弦乐团、澳门管弦乐团等乐团的客座低音长号演奏家。在2009年夏季,王炜获得波士顿交响乐团成员协会颁发奖学金,参加了坦吉伍德音乐中心的夏季音乐节。与他合作的指挥包括赫伯特·布隆斯泰特、拉斐尔·弗伊贝克·德·布尔戈斯、查尔斯·杜图瓦、克里斯托夫·埃舍巴赫、詹姆斯·莱文、洛林·马泽尔、库尔特·马祖尔等。
王炜不时受邀担任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包括最近的韩国济州国际铜管乐比赛。他参与多张专辑的录制,包括与新加坡交响乐团、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Frequency Band等的合作,以及参与多部电影原声音乐的制作。
李新先生
新加坡交响乐团单簧管副首席
新加坡国家青年乐团讲师
新加坡艺术学院讲师
新加坡军乐团讲师
李新13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开始了他的专业学习,随后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6岁时获得全国单簧管比赛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奖项。2003年以全额奖学金考入刚建立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后以第一批被选入音乐学院访问项目到美国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匹巴蒂音乐学院,接受该校教授以及费城交响乐团和茱莉亚音乐学院教授的指导。2007年,李新继续考赴欧洲深造,接受了法国里昂,瑞士日内瓦和苏黎世音乐学院教授的定期指导,学习期间被录取为温特图尔交响乐团和苏黎世歌剧院实习生。
李新的交响乐团经历始于中国和新加坡的音乐学院,亚洲青年管弦乐团,广东夏季国际音乐节,匹巴蒂交响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以及作为澳门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和新加坡交响乐团单簧管副首席至今。
李新也是一位活跃的室内乐合作者和单簧管教育者,他是新加坡国家青年交响乐团乐团,新加坡艺术学院和新加坡武装部队管乐团的讲师。